本報首席記者 談燕
“青菜,2.4元/公斤;卷心菜,1.0元/公斤……”攤主黃廷九告訴記者,“我們是全市菜價最低的菜市場之一,不少外區居民都來買菜呢!”新年第一天,閘北區洛平菜場一如既往,人頭攢動。
家住附近的居民張阿姨推著小推車,在賣菜攤位前走走停停,“好幾個攤位直接從田頭拿貨,不僅新鮮,價格還低廉。”據本市每周對標準化菜場抽樣調查,洛平菜場菜價一直居低不上。訣竅何在?閘北區商務委主任任少南介紹,洛平菜場連續6年保持攤位租金不變,既降低商戶經營成本,也平抑了菜價;還通過政府補貼、設立綠葉菜優惠供應專柜等確保菜價維持合理區間。同時,菜場積極搭建平臺讓農戶自產蔬菜不經中間批發環節直接進入市場供應銷售,確保消費者得實惠。推薦閱讀賴昌星案偵查終結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圖) 百項涉企行政收費取消 全國認定違規公車17.95萬輛 鐵道部:網絡訂票失敗票款會返還山西焦煤董事長失竊案曝光被免組圖:全國各地跨年晚會星光璀璨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陳志武:中國教育界丑聞并非片面
攤主王明幾乎每天都會從奉賢的奉浦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進貨,他的攤位上掛著一本小本子,詳細記錄著每天進貨的渠道、品種、重量。“菜場工作人員每天都會來"查賬",”他告訴記者,信息不全的話,工作人員就不給敲紅印章,“這本子顧客也能翻閱,若是沒有紅印章,下次顧客很可能就不光顧了。”
王明的小本子其實是洛平菜場為建立蔬菜安全信息追溯系統而做的嘗試。菜場經理黃義松說,豬肉和家禽的“身世”,消費者只需憑小票上的安全碼,就能在菜場門口的自助查詢機上追溯來源地。但蔬菜種類太多,產地又五花八門,由于上游批發市場還未實現信息化,導致蔬菜難以追溯。為此,他們采取每日手工記錄蔬菜來源的方式,嚴把食品安全關。
閘北區代理區長翁祖亮昨天實地走訪洛平菜場后表示,保供應、穩價格事關群眾日常生活,閘北區今年將加大保供穩價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價格監測和市場監管,確保特殊天氣、節假日期間的供應和物價穩定,同時要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確保群眾買得開心、吃得放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