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我國入世十周年之際,總結入世以來中國農業發展情況,探討農業對外開放問題,很有意義。
回想當年,農業是入世談判中的重點、難點和焦點,既是談判中討價還價最厲害、最艱難的產業之一,也是最后一刻達成協議的兩個產業之一。在37個提出要求與我進行入世談判的成員中,大多數是農業競爭力較強的農產品出口大國,包括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他們一直盯著我們潛在的國內需求市場,試圖通過入世談判來敲開我們的市場大門。我國農業入世不僅歷程十分艱辛,還做出了重大承諾,承諾的農產品關稅水平只有世界平均關稅的1/4,關稅配額方面承諾的配額量大、配額內關稅低,承諾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入世前后,大家高度關注農業,擔心農業有可能受到較大沖擊,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和主產區農民就業增收。
2001年中國入世時,我部曾組織了農業入世應對研究,對入世后我國農業面臨的形勢和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研究如何“與狼共舞”。當時我們對入世的基本判斷是:農業入世既有機遇又有挑戰,體制上機遇多,產業上挑戰多;沿海地區機遇多,主產區挑戰多;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機遇多,資源密集型農產品挑戰多;機遇是潛在的,需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表現出來,而挑戰是現實的,馬上就到了。關鍵還在于應對。
這十年我們風雨兼程地走過來了,現在回頭看,我們在認真履行入世承諾、大幅度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同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抓住入世機遇,積極應對入世挑戰,促進農業整體上保持了持續穩定較快發展。
一、入世十年來農業的變化和成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