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吉林市35家平價副食品商店投入運營。市民在這里可以買到不高于市場平均價的生活必需品和副食品;每逢社會敏感期或重大節日,市民可以在這里買到低于全市市場平均價20%的蔬菜及低于市場平均價5%的米、面、肉、油等商品。
“自打掛上這些"綠色笑臉"(平價副食品商店標志),蔬菜便宜了不老少,西紅柿才2.5元一斤,比市場上至少便宜1.5元。”在吉林市解放大路附近一家平價副食品商店專營區,市民王女士高興地挑著蔬菜,她還買了大米和豆油等。推薦閱讀賴昌星案偵查終結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圖) 百項涉企行政收費取消 全國認定違規公車17.95萬輛 鐵道部:網絡訂票失敗票款會返還山西焦煤董事長失竊案曝光被免組圖:全國各地跨年晚會星光璀璨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陳志武:中國教育界丑聞并非片面
市民劉先生正在排隊買雞蛋。他說:“市場上雞蛋價格每斤在4.3元左右,這里的雞蛋只賣3.4元。我打算多買點,過年時就不用再買了。”
平價副食品商店(專營區)是指經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審定,并在有關部門引導扶持下,通過采取薄利多銷、產銷對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等方法,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銷售群眾生活基本必需副食品,并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自愿承擔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等社會責任的副食品商店(專營區)。
2011年10月,我省計劃到2011年底確立一批平價副食品商店試點,到2013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省城市社區的平價副食品商店網絡。吉林市的平價商店建設,是全省的首批試點之一。在投入運營的這35家商店中,10家市級平價副食品示范店以有規模的大型連鎖超市為主,以大型批發企業直接經營的中小連鎖超市為輔,基本覆蓋吉林市區主要商業區,由市物價局負責監管;進社區的25家平價副食品商店(專營區)為從事蔬菜副食品生產的個體經營者設立的直銷門店或社區中小超市,基本覆蓋吉林市主要居民聚居區,由各區(開發區)價格主管部門負責監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