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4日報道:大頭娃娃、三聚氰胺、性早熟……近些年,一系列的奶粉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引發了年輕父母的集體焦慮。一面是國產奶粉安全問題頻發,一面是進口奶粉借機大肆漲價,這讓夾在兩者之間的中國“奶爸”、“奶媽”們進退兩難、無所適從。
上周末,剛剛推出高端嬰幼兒奶粉品牌“愛迪生”的娃哈哈,在位于慶春路的娃哈哈美食城開展了連續兩天的“愛迪生貴賓尊享”名醫健康咨詢活動,讓眾多年輕“奶爸”、“奶媽”們眼前一亮。據娃哈哈集團市場部科長駱敏介紹,活動期間,消費者不僅可以獲得每罐優惠60元的愛迪生奶粉促銷價格(原價268元/罐,900克),還可以與杭城重量級育嬰專家面對面,進行健康咨詢。
“愛迪生”品牌奶粉從一開始就定位高端,目前又剛剛上市不久,為什么在這個時刻選擇推出特惠活動?面對種種奶粉不安全事件,我們該如何看待國產品牌奶粉?作為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產商,23年來,娃哈哈從未出現過任何產品質量上的負面新聞,這是怎么做到的?“愛迪生”奶粉質量又如何保證?針對上述問題,中新網生活頻道在活動第一現場與“愛迪生”展開了一場直接對話。
問題1:
國產品牌奶粉,真的“吃不得”了?
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幾乎只要有點經濟條件的年輕父母都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寧可咬咬牙,買貴一點的進口奶粉,也不要買不安全的國產奶粉。為了買到正宗的進口奶粉,“奶爸”、“奶媽”更是使出渾身解數,沒渠道的就在淘寶上網購,有朋友的就請人從國外代購。一時間,國內奶粉品牌屢屢受挫,外資奶粉品牌市場份額節節攀升。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檔嬰兒配方奶粉的市場銷售規模已達到50億元左右,洋奶粉占據9成以上的份額。莫非國產品牌奶粉,真的已經到了“吃不得”的地步?
對此,娃哈哈集團市場部楊部長表示,國內外奶源發展階段不一樣,國內奶源與國際優質奶源相比,在硬件和軟件上都存在一定差距,這是客觀事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