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
1月2日,北京,幾位年輕人圍坐在“蹲坑”旁享受美味的“便餐”。元旦小長假期間,北京一家別具特色的“屎上最強的餐廳”、“便便滿屋飯堂”受到了市民和游客們的青睞,就餐者絡繹不絕。不少用餐者表示,到這家“馬桶餐廳”來的目的主要是來看稀奇。(1月3日新華網)
這是一個炒作的時代,個性化的時代,只要有點另類想法,誰都可以借炒作提升人氣,創造利潤。在商言商,現代社會確實也需要新穎廣告創意與經營手段。商家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多分一杯羹,在經營策劃上動腦筋,利用消費者的好奇心,制造一點吸引顧客眼球的東西,來一點娛樂營銷,我們無須對此上綱上線。
表面上看,馬桶餐廳的“創意”頗為“新穎”。消費者圖的是新鮮好玩,此“廁所”非彼“廁所”,此“馬桶”非彼“馬桶”,商家與消費者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是坐在“馬桶”上吃“便餐”,在“蹲坑”里撈像排泄物一樣的東西享用,多少有些惡心。如此令人惡心的創意算哪門子創意?在我看來,餐廳經營設計要符合現代文明理念,不能拿無聊當有趣,拿低俗當賣點,誤導顧客的審美觀、價值觀。如此馬桶餐廳、廁所文化(姑且把這叫文化,其實不夠格)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社會道德觀念格格不入,更是與我們的餐飲文化背道而馳。
換個角度看,餐廳嘩眾取寵似乎并不吃虧,他們追求標新立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部分公眾的獵奇心理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為自己制造看點、免費宣傳效果已經達到,餐廳的知名度迅速擴大。他們制造另類創意、借媒體炒作自己,為自己制造出了人氣和知名度。實際上也成了另類經營行為的受益者。筆者又不能不“佩服”商家的“精明”之處。但是,商家除了賺錢外,更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理念,守住社會道德底線。否則,即使這種營銷手段取得了再滿意的效果,商家也會給人留下“窮得只剩下錢”的惡俗印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