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使45萬群眾受益
(記者王宇菲)建設不同風格的塞上農民新居、將農村極度貧困戶列入農村廉租房范圍予以保障、把生態移民列入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范圍……這一系列創新舉措,使我區被列為全國農村住房建設示范省區和建材下鄉示范省區,2011年已使45萬群眾受益。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全區共建設新村34個,農宅7435戶,綜合整治舊村260個,改造農村危房5.92萬戶;硬化鄉村道路279公里,鋪設給排水管道107公里,栽植各類樹木6萬株,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萬戶,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建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的示范村。此外,我區率先在全國探索建立農村廉租房制度,共建成農村廉租住房3000多套;同時把生態移民住房全部納入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范圍,共建設生態移民住房1.6萬套。
為確保各項工程順利進行,我區爭取到國家危房改造補助資金3.54億元。同時,統籌編制全區村莊建設布局規劃,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特色產業,選派95名大學生志愿者深入全區各市縣,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在建設中,我區將“兩大工程”納入統一的建設監管體系,嚴把設計關、建材關、施工關,嚴格執行房屋建設技術標準和抗震設防標準,確保了工程質量和安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