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糧油收購,維護糧油市場穩定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本職和使命,在糧食市場極其復雜的2011年,這份堅守更難能可貴。
秋糧收購新局面
2011年秋糧收購市場異常復雜,農發行早做準備安排好秋糧收購
糧食收購市場從“賣糧難”轉變為“收糧難”,國內糧食供求平衡進一步趨緊,糧食呈現剛性需求,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復雜性和難度明顯加大,糧食收購市場主體格局發生重大轉變,多渠道收購格局已經形成,加工龍頭企業逐漸成為市場收購主體,所有的現象都在表明,糧食收購市場在過去一年呈現的復雜性和博弈心態。
2011年由于種植成本高,農戶觀望態度嚴重一直伴隨著秋糧收購的步伐,使得秋糧收購的戰線拉長。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走訪黑龍江佳木斯種糧農戶和糧食主管部門了解到,2011年每畝水稻種植成本在1160元-1200元之間,其中:直接成本包括農藥、種子、化肥、機械作業、育秧物資等。通過測算,直接成本費用每畝約為860元,間接費用主要為土地承包費,平均每畝300元。按照2010年糧食年度后期的糧食銷售價格(約為1.42元/斤)和2011年農戶的種糧成本,農戶對水稻的普遍心理期望價格為1.45元/斤。
“收購市場平穩是目前江西吉安糧食收購市場的主基調。”農發行江西省分行周游對記者說。經過幾年來的市場摸爬滾打,收購主體心理日趨成熟,大部分農戶接受信息廣泛,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得到提高,等待觀望行情,手中的糧食不急于出手。對收購加工企業而言,2011年中晚稻收購的價格遠遠高于往年,加工大米利潤下降,各收購企業都比較謹慎。再加上有跨年度后托市收購價進一步上調,“邊等邊收邊看”就成了各收購主體共同的心理。
為鞏固和壯大農發行糧油主體業務,2011年農發行加大了收購貸款投放力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支持優質企業入市收購。從“部署秋季糧油收購信貸工作”、到“明確秋糧收購信貸政策和主要措施”,再到“布局定點糧油信貸戰略性客戶”,面對秋糧收購中存在的國內外糧價急劇波動、收購主體多元化等復雜形勢,農發行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確保跨年糧食收購工作有序進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