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榮攝
本期話題:
最近,廣州榮華樓將取消折子戲演出的傳聞在業界沸沸揚揚。折子戲上老茶樓的保留項目,也是廣州老字號餐飲酒樓的文化符號。取消折子戲,是廣州老牌餐飲企業無奈的選擇還是轉型突圍的新招?最近,南方日報邀請業界專家,就廣州老字號茶樓經營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本期嘉賓:
廣東決策研究院旅游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勞毅波
餐飲定位專家何浩源
旅游營銷策劃專家鄭澤國
本期主持人:
周人果
廣式老字號茶樓難成旅游名片
觀點一
主持人:最近,廣州老字號茶樓榮華樓迎來135周年生日,這家廣州唯一一家保留折子戲的茶樓日前遭遇了一次輿論風波。近日媒體報道稱該茶樓春節后或取消茶座,不再有粵劇演出,這則消息引發了社會熱議。茶樓文化素來是廣州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現存的廣式老字號茶樓是否已經成為廣州旅游的一張名片?
勞毅波:并不能說傳統的一定是好的,一定是為人接受的。老實說,我曾經在榮華樓聽過粵曲,效果沒有想象中的好,甚至有些聽不下去。在廣州的老茶樓里聽曲,和北京的場景、氛圍均不同,空間狹小,樓層低矮,這是廣式老茶樓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之茶樓里的曲目劇目離現實生活比較遠,比較難引起現代人的共鳴。如果沒有與時代結合,折子戲會失去生命力,老字號茶樓同樣如此。
何浩源:且不說名片,我甚至認為現存的傳統老字號茶樓在丑化粵菜,如果連最重要的出品都無法保證,就更談不上充當旅游名片了。
老字號茶樓步入“晚年”
觀點二
主持人:我們調查發現,不少老街區的茶樓經營者表示近年來經營遭遇困境,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不僅沒有提價,還推出特價菜,并且要維持一貫的出品,利潤頗低。各位怎么看現存老字號茶樓的生存境遇?
何浩源:老字號茶樓的確有些過于依賴人緣地緣,位于老街區黃金地段的它們租金并不高,在當年計劃經濟時代他們或許活得生龍活虎,但面對現在激烈的競爭環境,這些仍停留在低成本低消費,只面向老街坊市場的它們的確會碰到種種問題。比如,面對現在食材市場的普遍提價,好食材的成本大幅提升,然而菜價不但沒有隨之而大幅上漲,反倒有特價菜推出,這的確讓市場陷入了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