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05日訊進入臘月,各種聚會輪番襲來,喝酒是應酬中的載體。一些購物網站和藥店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品種繁多的“解酒藥”,有些還打出了“千杯不醉”、“醒酒保肝”的旗號。這些“解酒藥”真的有那么神奇嗎?記者帶著購買到的“解酒藥”咨詢了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相關專家。該專家表示:市場上的“解酒藥”大多為食品,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奇。推薦閱讀地方債違規資金達5308億元 近半未整改 控房價目標被指寬松 統計局新規防止數據非正常修改 多航企下調國內長線燃油費10元 中石化pk中石油壟斷地位組圖:世界十大怪異年夜飯風俗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郭田勇:北京如此做法讓我很糾結
面對“解酒藥”,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昨天,記者在一家購物網站上輸入“解酒藥”三個字,跳出2334種“解酒藥”,名稱也五花八門,有“中藥解酒藥”、“解酒護肝茶”、“解酒醒酒茶”、“解酒糖”等,分為沖劑、片劑、膠囊、口服液、糖丸等多種形態。一種號稱“千杯不醉”的“中藥解酒藥”,月銷售記錄突破1500瓶。記者聯系上了賣家詢問,該賣家回答說,這種“解酒藥”用的是純中藥的成分,由黑芝麻、豆蔻、砂仁、神曲、葛花等18種中藥材制成,沒有副作用,還能起到醒腦、護肝的作用。
隨后,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藥店發現,不少藥店都有“解酒藥”出售。記者在藥店的柜臺上,看到了三類“解酒藥”:“海王牌金樽片”、“醒酒靈”、“解酒靈”。
江東區百丈路上的一家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幾天,解酒藥賣得很好,客人都是兩盒三盒地買。這個藥平時很少有人買的,每年也就這時候賣得最好。”百丈路上的另外一家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酒前、酒后都能吃,吃了后,醉酒就不那么難受了,還能保護肝臟!”
針對市面上銷售的“解酒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藥店和網上購買此類保健食品時,要學會查看批準文號。另外,保健食品對身體有一定的輔助保護作用,但是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對于一些夸大療效的保健食品,市民要擦亮眼睛,注意辨別。此外,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時,要為自己保留憑證,以便維權。
大多數“解酒藥”其實為食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