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重慶檢方查出的一個農技站“分肥”規矩:一張常用農機具秧盤,國家補貼2角5分錢。農技推廣站人員將補貼款騙領到手后,站里先提1角8分,站長再拿3分,剩下的留給合謀企業。
2011年重慶檢察機關挖出農機補助領域職務犯罪案39件61人,涉案金額竟達3396萬余元。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在此情況下,如何才能讓施惠農民的國家巨額補貼不成為不法分子的“唐僧肉”?
小農機暗藏大貓膩
為了強農惠農富農,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補貼力度。一些農機主管部門負責人勾結商家,編造虛假購機信息“打劫”補貼,讓國家巨額投入“打水漂”。
農機具大到插秧機,小到秧盤,都能“貪”出花樣。前不久,重慶檢察機關查出永川區農技推廣站腐敗窩案,從2009年開始,該推廣站原站長周忠友、原副站長凌玲和一家塑料包裝廠負責人郭富銀共謀,僅秧盤一項就虛報銷量188萬余張,騙取專項補貼46.2萬元,騙得補助后,該農技站、站長、商家三方按比例分成。
永川區檢察院偵查查明,周忠友等人還利用各省農機補助政策的差異牟利。如一款常見的四行插秧機,每臺市場售價2萬余元,在重慶可補貼85%,實際售價3000余元;在江蘇只補貼30%,實際售價14000余元。周忠友等人以“本地價”搞到20臺該款插秧機,偽造水稻機械插秧跨區作業協議,以每臺7200元的價格倒賣到江蘇,賺8萬余元,導致國家農機補貼資金損失36.8萬元。經永川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周忠友、凌玲、郭富銀分別被法院一審判處2年至16年不等有期徒刑。
農機補貼成“唐僧肉”
到底是什么漏洞造成“農機腐敗”?據了解,農機補貼成了不法分子的“唐僧肉”,主要在“目錄”和“申報”等環節上鉆空子。重慶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申請農機補貼時,一般要農戶和政府部門簽購置協議,并由經銷商出具發票。一些農機主管部門簡化程序,規定只要經銷商提供購機農戶的身份證、人機合一照片和機器代碼,就能網上申報補貼。農機主管部門審核后,出具結算確認清單,商家就能到財政部門結算補貼金了。這給農機主管部門和商家聯手造假以可乘之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