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啥年貨不俗套的確讓人挺頭疼
年關(guān)將至,回家過年成了漂在外地的人最迫切的心愿。不過大家回家前往往會為一件事糾結(jié):給父母送什么樣的禮物呢?什么禮物既能表達自己的心意,又能送出新意?
什么禮物才能
送到父母心里?
“每年買禮物還真是個頭疼的問題,這禮物年年買,還都不想重復(fù),可總感覺買啥都沒能買到父母心里去。”說起為父母買年貨,市民王先生感觸很多。
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每年過年回家都要花不少心思給父母準備禮物,不但要考慮實用,還要考慮不能跟以前的重復(fù),可是買著買著就發(fā)現(xiàn),這么個挑年貨法,實在是太難了。“老爸喜歡喝酒,茅臺、五糧液他肯定喜歡,可那個咱買不起,咱買起的那些又總覺得有點太普通。”
“我每年回家都要給父母買上一套新衣服,可是每次父母都嫌我浪費錢。”王先生表示,買什么禮物能讓父母一看到之后就眉開眼笑,自己還真是不大清楚。
而跟王先生有同樣感受的也不在少數(shù),尤其是一些父母條件相對較好的,做兒女的在外地可能剛站住腳,貴的買不起,便宜的家里又不缺,所以不少人開始糾結(jié):這過年回家,到底該買點啥?
超市年貨老家也有
咋送出新意和心意?
在濟南工作、老家西安的小李最近也在為給家人選購什么年貨發(fā)愁,濟南和西安超市自然都不少,而里面的商品也差不多,所以一提起去超市買年貨,小李就有點糾結(jié)。
“從濟南能買到的,我們那里的超市也能買到,不新鮮。而濟南甚至山東的特產(chǎn),可以帶回家的,這幾年都帶的差不多了,煙酒糖茶、各種禮盒就更不用說了,雖說這超市年貨琳瑯滿目,可是真不知道該選點什么。”
小李說,自己已經(jīng)不是頭一次為這件事糾結(jié)了,“每年為準備年貨都得死不少腦細胞呢,哈哈。到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就給爸媽一人買件衣服,這個不重樣。”
兩邊父母的年貨
怎樣才能“端平”?
同在濟南工作的小林夫妻倆最近為給雙方父母準備年貨的事吵了起來。據(jù)了解,小林剛結(jié)婚不到半年,她出生在濰坊,父母在機關(guān)單位上班。而她老公則出生在濰坊所屬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上,公公婆婆也還在家務(wù)農(nóng)。這個年,小林想給父親帶點好茶葉,給母親買件羊絨的大衣,但是卻沒準備雙份。因為小林認為在家務(wù)農(nóng)的公公也不品茶,婆婆更不可能穿著羊絨大衣下地干活。可想而知的是,這引來了老公的不滿。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