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首都“菜籃子”工程建設,保障首都市場供應,提高城市農產品自給率,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石門市場調整外埠蔬菜基地建設模式,加大資金投入,在原有聯營建設的基礎上,自建外埠蔬菜基地。通過向農產品上游的延伸,可以有效保障首都市場供應,穩定農產品價格,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頭作用。
據了解,石門市場將在明年自建面積達12000余畝的外埠蔬菜基地,主要包括河北張家口、承德、山西陽高、山東等地。建設地點均將通過細致考察、調研,具備蔬菜種植條件,自然資源豐富,農業基礎良好,生產條件優越,且距離北京較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等條件。基地所產的蔬菜100%流向石門市場,以有效保障首都市場供應、食品安全和價格穩定。
外埠蔬菜基地建設對保障北京蔬菜市場供應起著重要作用。
首先,近年來,北京作為一個擁有2000萬人口的大都市,日益擴大的蔬菜需求與本地市場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亟需加大外埠蔬菜基地建設,以有效保障首都市場供應。安全、充足的大眾蔬菜供應是關系到市民“吃飯”問題和社會秩序穩定的民生工程。目前,北京市蔬菜自給率為28%,自給缺口較大,尤其在北京蔬菜供應淡季的12月到次年4月這段時間,蔬菜主要來源于南方,如果南方發生自然災害,或者沿途省市發生大范圍雨雪天氣,都會影響北京蔬菜的供應,造成北京蔬菜在高價位運行,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的生活壓力,因此,大力加快外埠蔬菜基地的建設,是切實解決北京市菜籃子問題,提高城市農產品供應,滿足市民消費需求的重要補充部分。
其次,由于北京周邊地區所產蔬菜大部分是供給北京需要,石門市場作為北京的企業,在周邊地區建設蔬菜基地,有利于解決其蔬菜滯銷問題。在周邊地區建設蔬菜基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第一,京企對本地蔬菜市場的信息更加靈敏,避免因信息滯后導致種植戶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和品種;第二,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有利于提高蔬菜種植技術水平;第三,距離較近,可以節約運輸成本,保證蔬菜新鮮、快速的供給北京市民。因此,大力加快外埠尤其是北京周邊地區蔬菜基地的建設,可以有效緩解和改善周邊地區蔬菜滯銷現象。
石門市場作為北京市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努力發揮農業經濟發展的綠色平臺作用,大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切實做到了“搞活一方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自建外埠蔬菜基地,將對有效保障首都市場供應,滿足首都市民需求起著重要作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