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天空陰沉,氣溫較低,但溫嶺市綠安農業有限公司草莓園內,顧客們有說有笑在觀光和釆摘草莓。
該公司是省農科院技朮合作單位,種有良種草莓 16畝,全采用基質、菜籽餅作基礎肥料,生長出的草莓甜度高,清香爽口,吸引了一批批顧客前來購買,每公斤賣30元,且供不應求。
配送體系缺乏是主因,目前全市4000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僅10余家同超市有合作關系
本地蔬菜滯銷現象頻現
2011年,由于受氣候和經濟大環境影響,臺州本地蔬菜時不時地遭受賣難和滯銷困擾——
2011年5月5日,在路橋蔬菜批發市場,洋蔥遭遇低價,無人問津;溫嶺等地大批白菜滯銷、價格暴跌,一些菜民還為此自毀家菜。在大白菜滯銷帶動下,我市的包心菜、花菜、黃瓜、西紅柿和西芹等蔬菜,也出現了滯銷現象。
6月28日,溫嶺市城南鎮羅殊村農戶家里,都堆滿了滯銷的藠頭。種植藠頭是該鎮一項傳統農業,2010年每公斤藠頭能賣5元,每畝純收益 5000多元;但2011年5月開始,該鎮多數農戶豐收的藠頭出現了滯銷現象,原來是臨海及江西等地的農戶今年也大量種植藠頭,導致市場供大于求,藠頭的收購價只有3.2元/公斤。
10月26日,溫嶺全市茭白總面積五六千畝,產量沒減,價格大跌。新河塘下茭白合作社社長說:“每公僅0.8元左右,比往年跌了一半。”
11月30日上午,箬橫鎮下軒村江妙祥等菜農,帶著憂郁的心情裝西藍花上車。據溫嶺市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2011年在箬橫、松門、濱海、城南等地,西藍花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
由于11月份氣溫高,西藍花早、中、遲熟三個品種同時抽苔結球“早產”。本來每日上市量幾百噸,那時每日猛增到1000多噸,西藍花批發價從一開始的每個1.5元跌至0.4元-0.5元。
菜農王賢根說,辛辛苦苦4個月,到頭來每畝還要虧幾百元,如果氣溫持續偏高,他種植的110畝西藍花估計要虧三四萬元。
緣何“豐產不豐收”?
據筆者調查,2011年臺州菜農陸續出現的賣菜難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