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滔作
春節將至,食用油又到了消費旺季,不久前國際大豆價格的走低,讓不少國內榨油企業承受著較大的降價壓力。與大豆油價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花生油價格相對保持穩定。花生油價何以能平穩?本報記者前往全國花生種植大縣河南省滑縣的田間地頭尋找答案。
1月6日,記者來到河南省滑縣半坡店鄉王林村采訪。滑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盧中民介紹說,河南是我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省,滑縣是農業部規劃的“優質花生規劃區”。2011年全縣花生種植面積超過46萬畝,總產13萬噸以上,平均畝產超過300公斤,3個指標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我們這里是沙土地,適宜種植花生,以后只要水、肥和技術跟上,產量和種植面積還會再上新臺階。”滑縣半坡店鄉的農技員尚紅艷說。
滑縣種植花生熱情高漲是個縮影。連續多年來,我國花生供應充足,基本能滿足需求。市場上花生油價格上漲一直比較溫和,與花生種植面積逐年提高等因素密切相關。
“這幾年花生收購價一路走高,調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半坡店鄉花生協會合作社負責人王振新介紹,2011年滑縣的花生加工企業對花生果和花生米的收購價分別達每斤3.2元、4.7元,比2010年都有提高。即便如此,合作社生產的18萬斤花生仍然供不應求。
“從2010開始我們不僅獲得了每畝10元的花生良種補貼,還獲得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的多項補貼。”王振新提到的各種補貼是滑縣花生種植面積穩步增加的又一動力。2009年成立至今,半坡店鄉花生協會合作社成員已增至1000戶,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幾十畝擴大到3000多畝。
滑縣花生種植面積的擴大與國家政策扶持密不可分。2008年,農業部啟動花生高產創建項目,滑縣是重點扶持地區;河南省提出從2008年到2010年實施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2010年國家首次撥付的花生良種直補4億元資金中,河南獲得9700萬元。
“在‘倍增計劃中,滑縣的科技攻關項目田已由2009年的2萬多畝增加到2011年的4萬多畝,每年獲得補助資金500多萬元。”盧中民介紹,在測土配方、農技培訓等方面,國家對花生種植都有扶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