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昭蘇1月16日消息,(記者胡志堅通訊員顧新勇)“做飯不用柴和炭,點燈不用油和電,人畜糞尿入密室,用不完的煤氣罐。”1月15日,說起新型沼氣池的好處,伊犁昭蘇縣昭蘇鎮吐格勒勤村蒙古族村民葉斯山喜不自禁地說出了順口溜。
干凈整潔的灶屋里,不見了昔日坯壘磚砌的鍋臺,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實用的沼氣灶臺,每到一日三餐之時,用戶只需擰開沼氣爐的閥門,淺綠色的火苗便呼呼直躥,一會兒工夫便燒出了可口的飯菜。
圖格勒勤村是伊犁州級生態文明村,是昭蘇縣沼氣建設示范村,為搞好沼氣建設,村里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組織村民集中收看農村如何使用沼氣的節目,村民看后紛紛表示要搞好沼氣池建設。村“兩委”領導因勢利導,組織村民外出參觀沼氣建設。建沼氣池時,縣、鎮、村給予優惠政策扶持,每建一池,補助1320元現金,昭蘇縣農業局無償提供模板和建池技術。圖格勒勤村還采取了“三帶頭”措施:一是村“兩委”干部帶頭建;二是獨生子戶、雙女戶帶頭建;三是養殖大戶和能人帶頭建。由于措施得力,眼下,建沼氣池,改圈、改廁、改灶的“一池三改”活動在昭蘇農村正成為一種新時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