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產量創歷史新高。深入推廣糧食高產創建整建制大協作“1+6”聯片連建生產模式,實施“雙增一百”、“十百千萬”工程建設,建立部、省、市縣級高產示范區110萬畝,糧食高產模式引領全省。201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321.8萬噸,較上年增產2.4%。
二是農民增收實現“八連快”,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今年農民收入突破7700元,增長16%自2004年以來連續八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民增收結構轉變為工資性、經營性、轉移性和財產性多元同步增長格局,工資收入占農民收入近六成。
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幅躍升,農業產業化示范區創造全國經驗。全市規模以上農業企業突破800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610家。農產品加工業“頭雁高飛”,總產值突破800億元,較去年增長33%,持續領跑全??;年加工產值超億元的龍頭企業突破100家;肥東縣農產品加工園區成為全國首批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并創造全國經驗,肥東、長豐、經開三個縣區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00億元。
四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躍升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全市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總數突破200個,其中省級農業園區達9個?,F代農業園區帶動了農業高效、規模和集約化生產。全市“一村一品”特色村發展到300個,特色高效規模農業面積突破200萬畝,設施農業面積達30萬畝,萬元田突破30萬畝。
五是在全省首開土地流轉市級招投標交易,農業經營機制創新成效顯著。在全省率先健全了市縣鄉村四級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并首創將規模農村土地流轉納入市級招投標中心掛牌流轉,建立了城鄉一體的要素交易市場體系,推進了城市與農村生產要素雙向流通和優化配置。全市累計流轉農村土地154萬畝,占總耕地面積32%以上。5個鄉鎮、20個行政村實現整鎮整村整建制流轉。深入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百強示范、千村覆蓋”工程,全市農村合作組織1865家,覆蓋全市80%行政村,帶動農戶超過60萬戶,合作社總量達1408家,參社入社成員16萬多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