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徐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統計,近日徐州果品的日交易量已由上周的300萬斤猛增至400萬斤,較往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砂糖桔和蘋果的上市量居于前列,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兩者呈現出一漲一跌的態勢。
果品交易量日增百萬斤
1月12日上午,記者在徐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內看到,果品市場內各攤位前擺滿了各類果品。“市場這兩天果品的到貨量和種類都比上周多了不少,僅11日果品市場的到貨量就達到了500萬斤左右,總共有30多個大類150多個品種。”據工作人員介紹,臨近春節,市場的交易量也大幅上升,從統計數據看,果品的日交易量已由上周的300萬斤猛增至400萬斤,其中以砂糖桔和蘋果的上市量為最大。
砂糖桔批發價上漲
雖然春節前砂糖桔和蘋果的上市量占據果品市場的前兩位,但其價格卻“冰火兩重天”。“由于前兩天砂糖桔的主產地廣東地區遭遇陰雨天氣,采收成本增加,再加上節前輸運費用的增加,造成成本大幅上漲。”果品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星期前,其批發價為1.8元/斤左右,目前已達到2.8-3.1元/斤,幾乎接近砂糖桔上周的零售價。“不過,由于市民的喜愛,砂糖桔的銷售勢頭依然看好,其日銷售量仍在30萬斤左右。”
地產紅富士賣出“蘿卜價”
今年蘋果的上市量和交易量雖然也很大,但是價格卻始終“低位徘徊”,豐縣產的紅富士今年更是賣出了“蘿卜價”。
“今年豐縣的蘋果豐收,有些果園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了20%,并且由于采用了塑料袋套裝技術,農藥殘留也大幅下降,但沒想到這么好的蘋果卻賣不上價。”看著自己的一卡車蘋果,攤主趙先生十分郁悶,“去年豐縣產的紅富士批發價能賣到兩塊七八,甚至三塊多,現在最好的蘋果批發價也只有兩塊多錢,一般的更是降到了一塊六七,和農貿市場上的青蘿卜快一個價了。”
兩因素導致本地蘋果賣不上價
據徐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其它品種水果價格下降后擠占了不少蘋果的市場份額,再加上山東煙臺和陜西等地蘋果的沖擊,因此今年地產蘋果的銷售受到影響。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豐縣蘋果的賣相不太好。”該負責人稱,今年豐縣產蘋果采用的塑料袋套裝技術使蘋果的顏色顯得發青發白,與顏色鮮艷、個頭較大的煙臺蘋果比起來,在“賣相”上必然吃虧,所以在同品質的蘋果中,煙臺產紅富士的價格要比豐縣產紅富士的價格略高一些。但即使如此,其最高批發價也僅為3.5元/ 斤,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1元左右。(龔嚴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