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月12日報道:(記者姜辰蓉)在經歷了2010年的徘徊之后,中國游戲產業再次呈現高速增長。在日前結束的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428.5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32.4%。
與此同時,眾多游戲企業開始認識到,在全球化背景下,過于依賴國內市場只能令行業裹足不前。必須放遠眼光,蓄力海外市場。
網絡游戲《摩爾莊園》在時下6至12歲的少年兒童中十分流行,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千萬玩家。盡管只有“4歲”,但上海淘米科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卻并不滿足這一業績。“在做好國內的同時,《摩爾莊園》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今年在進入越南后,已成為當地小學生眼中最好的游戲產品。”淘米的ceo汪海兵說。
“縱觀近20年的全球游戲產業,上世紀90年代是日本的時代;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是韓國的時代,很多中國企業都是在代理韓國的游戲。那么,接下來的10年,會不會開啟中國游戲產業的時代?對此,我有所期待。我們需要把握歷史機遇,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趣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玉紅說。
玉紅介紹,目前趣游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創辦了當地的子公司;在全球經建立了25個運營平臺,覆蓋北美、南美、歐洲等地區。未來3年之內,趣游還將在全球繼續設立運營平臺。
年會上最新發布的《2011中國網絡游戲研發力量調研報告》顯示,近年來對于海外市場,國內網游公司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產品輸出。有實力的企業紛紛設立海外公司,直接在海外市場進行運營。以海外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游戲可直接與當地用戶接觸,使得國內企業對于目標市場用戶的需求更明確。中國游戲企業第九城市在韓國成立分公司,運營自己簽下的歐美大作和國產網游;另一家企業巨人網絡也于去年下半年正式成立“海外運營中心”,負責海外網游的代理運營業務。
盡管在海外市場做的風生水起,但是文化差異仍舊是中國游戲公司在海外需要克服的問題。如何開發出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如何將產品的本地化做好,是擺在海外運營人員面前的難題。業內人士指出,要破解這一難題,唯有進行“借力”,只有人才、產品本地化,才能最終在當地市場站穩腳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