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跑不贏物價,主婦為慳錢到平價超市買菜羊城晚報記者朱文海攝資料圖片
廣東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速長期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專家建議增加工資漲幅、降低個人支付的公共服務成本
羊城晚報記者李青
實習生黃楠
廣東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不僅長期低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甚至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廣東省委黨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蔡兵說,2010年,廣東省城鎮(zhèn)在崗職工年均工資在全國位列第五,幾乎只占排名第一的上海的一半,西藏甚至也比廣東多出一萬元。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2008年廣東提出了“工資倍增”計劃,但三年來,廣東職工工資增速與其他省份的差距仍在擴大。
資產(chǎn)缺乏保值增值渠道
提及居民工資增長,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呂平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沒有達到預想中的目標。”
三年前,呂平在2008年的廣東省人大上提案《關于加快居民收入增長的建議》,直陳廣東居民收入增速與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不相稱已多年。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答復該提案時表示,力爭從2008年開始,全省職工工資每年遞增14%以上,到2012年工資比2000年翻兩番。
三年過去了,時入2012年,回首三年的居民工資增長,呂平認為,“加上通脹因素,工資增長的絕對量沒有達到。”呂平指出,以金融行業(yè)為例,同樣是證券公司的行業(yè)研究員,廣州、深圳的薪金水平要低于北京、上海。總體來看,私企、民企加薪更艱難,“他們加薪是純市場化行為,企業(yè)效益不好,員工何來加薪?”
呂平認為,工資增長未達預期,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也逃不脫干系。“除了工資,居民的收入還包括轉移性收入和財產(chǎn)性收入。”
去年一年中國股市收益全球倒數(shù)第一,最好的基金公司業(yè)績也虧損了7%至8%,擠扁了普通老百姓的錢袋子。“很多人炒股虧了本,錢存在銀行又是負利率,拋開工資收入,老百姓資產(chǎn)缺乏保值增值渠道。”
近年工資增長未盡人意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闊”是廣東人給外地人的最深印象。但不少接受記者采訪的廣州市民直言,近年來工資增長未盡人意。
“東西南北中,發(fā)財?shù)綇V東”。在這股南下掘金的熱潮中,郝海坤從河南來到廣東開起了出租車。不過,2008年到現(xiàn)在,郝師傅仍感到荷包增長動力不足。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