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12日公布《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到2015年,糧食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9 萬億元,年均增長12%。
規劃要求,屆時形成10個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日處理稻谷2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60%以上,日處理小麥4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均比2010年水平提高15個百分點。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產品系列化、多元化;鼓勵國內企業在境外建立稻谷、玉米和大豆加工企業。推薦閱讀今年房企資金缺口或超萬億 賣項目將成常態 魯政委:今年cpi將探底 郭樹清:繼續打擊內幕交易 建行對部分開發商利率上浮40%多家智囊機構正醞釀鐵路改革方案勵小捷接任文物局局長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朱大鳴:雙獨夫妻過年該去誰家?
規劃要求,重組和建設一批日處理稻谷800噸以上的大型骨干企業;在黃淮海、西北、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建設強筋、中強筋、弱筋專用粉生產基地,重組和建設一批日處理小麥1000噸以上的骨干企業;嚴格限制生物化工等非食品用途的玉米深加工產品,保證口糧和飼料用糧需求。
規劃支持東北大豆產區建設大豆食品加工基地,深入開發新型高質量營養食品;發展一批年處理鮮馬鈴薯6萬噸以上的加工基地和年處理鮮甘薯4萬噸以上的加工基地;在木薯主產區,適度發展年處理鮮木薯20-30 萬噸的加工廠和木薯變性淀粉生產基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