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數據確立cpi回落態勢——2011年我國物價走勢回顧與未來展望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報道:(劉錚、王希、付子英)4.1%——12日公布的2011年12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以連續第五個月回落的方式,進一步確立了當前物價漲幅回落的總體態勢。
“4.1%的漲幅在預料之中,物價回落態勢進一步確立。”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分析判斷,物價走勢難以背離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帶來總需求回落的大勢。
從2010年7月份啟動的這一輪物價較快上漲,到2011年7月份達到峰值,當月cpi同比漲幅達到6.5%,從8月份開始漲幅逐月回落,終于以年底4.1%的漲幅“收官”。而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增速從2011年一季度的9.7%回落至三季度的9.1%,預計四季度將繼續回落。
同日發布的12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漲幅更是回落到了1.7%,環比則下降了0.3%。
張曉晶分析,在國家宏觀調控作用下,加之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速呈現回落態勢。這意味著總需求的放緩,加之持續回收流動性的貨幣政策的滯后效應,物價漲幅自然回落。
此輪價格上漲的首要推手,食品價格的同比漲幅出現了明顯回落。12月份,我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9.1%,而7月份是14.8%,其中豬肉價格12月份的漲幅為21.3%,而7月份為56.7%。
“豬肉等前一階段供應比較緊張的食品,在國家一系列調控政策的作用下供給較大幅度增加,流通環節也更加順暢,價格得到了明顯平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
山東濟南日前成立了優質畜產品展示中心,這里出售的黑豬肉、牛肉、羊肉、野雞蛋、有機雜糧等農畜產品全是廠家直接供貨,價格比市面上同類產品低兩成左右。在這里銷售產品的養殖戶說,減少了中間販子的環節,自己的收入增加了,消費者也得到了實惠。
翹尾因素消失也是物價漲幅回落的重要因素。由于基數原因,2011年下半年cpi中的翹尾因素逐月下降,從7月份的3.3個百分點,到12月份的歸零,大幅減緩了cpi同比數據的上揚推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