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昔日的長安是一卷波瀾壯闊的史詩,一出美妙絕倫的傳奇,一個綺艷華麗的夢境,一段蕩氣回腸的歌吟,而今日的西安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中心城市,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在2009年國家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西安被列為繼北京和上海之后的中國第三“國際化大都市”。
歷史慷慨地給予了西安令其他城市難以企及的輝煌過往和璀璨光環,時代更將偉大的使命托付在西安的肩上,于宏大的現代語境下,于中國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戰略定位極其重要的西安,在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更應注重軟實力的提升,從底蘊深厚的文化傳統中汲取養料,吸收精髓,令壯美燦爛的長安文化重新煥發出動人奪目的光芒。這既是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重大戰略目標的內在要求,也是西安重鑄輝煌,獲得城市品位本質提升的關鍵所在。
作為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藍田先祖,半坡炊煙;幽王烽火,一笑紅顏;威威兵馬,烈烈長鞭;秦掃六合,一統中原。李杜文章,司馬名揚;俠骨豪情,劍氣如霜;一池文化,半城神仙;唐風漢韻,萬世輝煌……數不勝數的名人典故如星辰,點亮了西安的上空。因而,西安不缺文化,缺的是對深層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合,是將時代精神與文化傳統相融合的路徑探索。
歲月的風塵為西安的文化本底覆上了一層蒼茫的厚重感,但同時也令很多文化資源被湮沒在了時代的泥沙之下,比如光陰深處那抹清雅的茗香,比如茶都這個曾經屬于西安的美好名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