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多斤藕賣不出去,希望你們能幫幫他。”1月11日,市民邱先生說,在長豐杜集鄉,有個碭山人種了100多畝的蓮藕,現在有4萬多斤藕沒銷路,只好讓它們繼續“躺”在泥巴里。
“如果冬天不挖,不少藕就會爛在池塘里。”邱先生說,現在藕主人可是心急如焚。他希望晨報幫忙尋找銷路。
a著急4萬多斤藕找不到銷路
1月11日,從合肥出發,上合六高速,在“長豐南”下,穿過朱巷鎮,就到了杜集鄉了。邱先生所說的藕塘位于距離鄉政府3公里處。
記者一行驅車歷時兩個小時,抵達藕塘附近。三名男子正在挖藕,一名男子正在運藕。“這兩天干完,東邊那一片,我們就不挖了。”汪忠良皺著眉頭。他就是邱先生所說的那個碭山人,50歲左右。
據汪忠良介紹,他去年承包了300多畝地,花了30多萬,一大半種了果樹,還有100多畝地就改成池塘種了藕。“我們一邊養泥鰍,一邊種藕。”汪忠良介紹,沒想到藕是長成了,可是銷路卻成了問題,現在有4萬多斤藕沒人要。
b窘狀每挖一天藕要花掉千元
20多天前,汪忠良開始帶人挖藕,每天早晨8點鐘他們出發,9點抵達藕塘開始干活,直到當天17時許才收工,一干就是一整天。“起早了,水太冷,挖藕的人受不了。”
汪忠良雇傭了三個人,另外,他家的侄媳婦和兒子也都從外地趕來幫忙。龐師傅幫忙運藕,每天100元錢,另外兩名師傅專門負責挖藕。穿著厚厚的防水衣服,幾乎整個人都陷在泥巴里,手握一支水槍。一位姓王的師傅介紹說,他們先用手在泥巴里摸到藕的位置,然后使用專業的水槍沖刷,將藕沖出來。
“這樣出來的藕沒有一丁點傷,保存的時間還很長。”汪忠良介紹,挖藕人每斤藕的提成是5角錢。如果能挖800斤,每天就是400元挖藕費。
因為處于曠野之地,汪忠良的藕塘周圍沒有電可供使用,他從朋友處借了一臺柴油機,專門用來發電。“每天要燒300多元的柴油。”
汪忠良介紹,按照他們現在的產量,每天大概能挖1200斤藕,自家人的工錢不算,雇人所花的費用加上柴油錢就是1000元。
c進展晨報幫忙找銷路
汪忠良說,在周谷堆市場,每斤藕的批發價在1.5元左右,如果數量大,對他而言,還是很值得的。
“如果過冬,這些藕大部分都要壞掉。”汪忠良又覺得于心不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