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月13日報道:(記者羅爭光、黃安琪)上海慈善機構采購農民滯銷大白菜免費送市民的活動13日仍在繼續。而正在進行的上?!皟蓵鄙希安嘶@子”同樣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不少人建言加強農副產品的產銷銜接,以“直通”方式造福兩端。
2011年,物價上漲依然備受關注,然而進入秋冬季節以來,各地農民蔬菜卻頻頻傳出滯銷的消息,上海金山、崇明也出現蔬菜滯銷。為了幫助菜農更好地解決銷路,上海部分超市紛紛開出特價專柜,一些批發市場為滯銷卷心菜銷售“開小灶”,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政務微博“上海發布”也呼吁市民購買卷心菜幫助菜農。不過,這些臨時性舉措能救急,卻不能解決蔬菜滯銷的根本問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朱明華表示,很多居民反映不同區域的菜場,蔬菜價格差價幾近50%,一些中心城區的菜場由于攤位費高,菜販把成本都加在了菜價中。因此,市民對于公益性菜場呼吁很多。
身為上海一家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民的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引鳳說,蔬菜從菜農到市民,中間的流通環節很多,這其中,從菜農手中購菜的菜販、批發市場運營人員、城市菜場的菜販等多方都要獲利,再加上運輸、存儲環節,菜價很容易就翻倍。
11日開幕的上海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韓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將嚴格落實“菜籃子”“米袋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大力推進蔬菜產銷銜接,有序推動周末平價菜場進社區,保障主副食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努力讓市民和農民都能滿意。
如何從機制層面保障蔬菜產銷銜接?如何將平價菜場、公益菜場等舉措推向長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