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代表關志鋼在分組審議中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南方日報記者丁玎攝
南方日報報道:(記者/陳楓)一向敢言的關志鋼代表又“挑刺”了!繼去年省“兩會”上跟省財政預算報告“較真”,今年他又盯上了省政府工作報告。
昨日下午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分組討論,省人大代表、深圳大學教授關志鋼一口氣給省政府工作報告提了六條意見建議。
第一條是關于去年的十項民生實事,報告說“圓滿完成”,關代表認為“話說得有點滿了”,應改為“基本完成”、“成效明顯”之類的字眼。
第二條是關于存在問題和困難,他認為應該把老百姓不滿的三個問題也寫進去食品安全、大氣污染治理、貧富收入懸殊。“只有把問題講足講透,才能引起重視去解決。”
第三條是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去年廣東民營企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達到51.8%,但他們的貸款融資難度大,相比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國企動輒拿到百億財政補貼,顯得不公平。“要想馬兒跑,得給馬兒吃草。”
第四條是城鎮居民荷包“跑輸”財政收入。去年廣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85元,增長12.5%,但去除5.3%的cpi通脹因素,實際增速還是“跑輸”了10%的gdp增速、22.1%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財政收入增長一馬當先,年年兩位數增長,不一定是好事。”
第五條是空氣質量。報告說“全省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地級以上市城市空氣質量全部達標”。關代表認為,在全民熱議pm2.5的背景下,說空氣質量全部達標,容易引起批評,建議刪除這一說法。
第六條是他一追三年的廣深高速收費問題。他說,廣深高速公路經常堵車,簡直成了“慢速路”,收費卻幾乎是全國最高,消費者意見很大,早該取消收費或降價。去年“3·15”中央電視臺還專門曝光過。他前年、去年都寫了建議,今年還要寫,建議降價50%。“前兩年都是交通廳給我答復,總是說收費合法,不愿意降。我前年給他們的答復反饋‘不滿意,去年勉強給了一個‘基本滿意,今年還要繼續提。”
對話
我沒有不好的動機政府應在批評中前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