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廣州1月13日電】(特派記者 肖 健)本報兩會前有關“地溝油”流入政府機關飯堂的報道,受到了省人大代表的密切關注。清遠代表邵軍提交的“1號建議”名為《關于治理“地溝油”問題的建議》,開篇便寫到了深圳相關部門對“地溝油”的打擊工作。
如何堵住“地溝油”,食品安全話題引起深圳團多位人大代表的熱烈回應,成為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熱點。推薦閱讀遼寧發現儲量100萬克拉大型鉆石礦 可開采30年 強生隱形眼鏡陷召回門 歐央行維持基準利率1%不變 鐵道部今年機車訂單或大減圣元董事長發聲明稱不考慮召回 三甲醫院院長灰色收入超工資數倍[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何志成:中美關系的微妙時刻
為何屢禁不止?利益驅動+監管不力
邵軍代表認為,“地溝油”背后巨大的經濟利潤空間是其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此外,“地溝油”的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多頭監管導致監管不力,同時檢測技術也有待提升;再者,“地溝油”回收面廣、回收費用高也是一個問題。
要從根本上解決“地溝油”的問題,邵軍認為,廣東可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已有的先進經驗,成為解決“地溝油”問題的先行者。具體措施包括加大廢油回收及開發利用的力度,加大部門監管和對生產、銷售、使用“地溝油”懲罰的力度,以及設立和引進廢油回收企業、學習發達國家的廢油處理先進技術等。
制度安排:盡快建立食品安全問責制
王雪華代表認為,食品安全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一方面是由于執法資源緊張,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相關行政部門存在不作為的問題,“一些造假窩點違法經營兩三年都沒被取締,行政部門不可能不知道。”此外,食品安全問題一旦導致食物中毒甚至出現人員傷亡現象,就變成了公共安全事件,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他建議,相關部門應把食品安全看作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重點工作來抓,從源頭抓起,盡快建立起食品安全問責制,加速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借鑒境外經驗對食品實行單項立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