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13日)召開的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2011年,全省工業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質量和效益同步改善,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預計全省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2000億元左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509.4億元左右,增長16.1%,首次雙超萬億;實現利潤突破2000億元,增長30%左右。
結構調整取得突破。2011年,千項技改工程進展順利,實施省級重點技改項目1339項,安排省級專項資金7.5億元,拉動社會投資692億元,撬動銀行貸款231億元。145個項目獲國家技改資金3.99億元。預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7400億元,同比增長29%,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47%;完成技改投資4300億元,同比增長42%,占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58%。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速均保持在25%左右,高于全省工業約9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工業約4個百分點。創建了2個國家級、10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開發省級新產品1003項,8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晶龍集團列為國家第一批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兼并重組穩步推進,培育整合13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煤炭、乳制品等行業及部分產業集群整合重組取得實質進展,如辛集市300多家皮革企業整合形成9家大型企業。
轉型發展進程加快。淘汰落后煉鐵860萬噸、煉鋼1550萬噸、水泥2500萬噸、平板玻璃1100萬重量箱等,全部完成國家任務。關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企業123家,爭取國家資金1.15億元。12個企業能源中心和清潔生產項目列入國家示范項目,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9330萬元。承德市被列為國家級首批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對標行動持續深入,對標指標擴展到1000項以上,全省工業企業創建行業“第一”或“唯一”883項,省市縣企四級累計培訓14萬余人次。中央創先爭優活動簡報專題刊登了我省開展對標行動的做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