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月14日報道:(瀟湘晨報記者龍源)一頭是菜貴傷民,另一頭是菜賤傷農。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白菜賣一棵賠一棵的現象屢見不鮮;與此同時,我省也不時出現農產品難賣的情況。昨日,省人大代表黎光和提出,要出臺多種措施,解決蔬菜瓜果類農產品入市難的問題。
黎光和認為,“菜籃子”的“難”存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田間地頭瓜農、菜農、果農豐收了賣方賣出難;市場碼頭需求方市民、菜市場、便民店缺貨買方買進難。造成蔬菜瓜果類農產品供銷不旺、供銷兩難的主要原因,不是買方賣方信息不暢,不是營運人員人力運力不夠,而是運輸成本畸高,農產品綠色通道不暢。
黎光和表示,建議省政府出臺強硬政策,歸口交通管理部門給農產品運輸車輛核發農產品特別通行證,切實暢通農產品入市通道。同時,省政府加大政府資金投入,突出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批發市場銷售專區、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等項目建設,推行農產品品牌化和包裝化建設,此外,省政府加大“農超對接”試點,對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種植大戶予以財政支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