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劉暢
現狀:增加農民收入關系到農村的發展穩定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國家穩定物價的宏觀政策限制,糧食價格不可能大幅攀升,加上近年來極端氣象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因此,單純依靠糧食生產來促進農民大幅度增收,既不可行也不現實。
省人大代表高春艷建議:我省應發展果菜、食用菌、蜂蠶等特色農業,多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我省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的前提下,支持特色產業發展,開辟新的渠道促農增收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長久之計。果菜、食用菌、畜牧、鄉村旅游、蠶蜂等產業發展潛力大,產品市場行情好,投入產出比明顯高于糧食生產。我省果菜、食用菌、畜牧、蠶蜂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認知度高,競爭力強,具有差異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因此,進一步支持特色產業發展,有利于因勢利導提高農產品出口量、擴大農業開放度,有利于通過出口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
另外,特色產業普遍對土地依賴程度低、產品開發鏈條長,能夠充分利用區域資源,能夠延長增厚產業鏈條實現多環節增收,實現資源利用集約化、產品開發增值最大化,從而加速膨脹農業經濟總量。我省除了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外,山區半山區農業規模很大,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可以加快做大農業經濟規模,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我省牡丹江市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加銷配套產業體系,具備了示范帶動全省山區半山區特色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優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