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杏花樓放心饅頭
放心饅頭是事業不是作秀
早報記者 李祎
2011年上海染色饅頭事件后,杏花樓立下軍令狀生產的10萬只“放心饅頭”上市首日兩小時內全部脫銷。而如今,經過半年的生產銷售,杏花樓饅頭是否已經成為了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常客,安全食品的生產是否得到了延續?
記者再次回訪上海杏花樓食品廠發現,放心饅頭在平穩生產的同時,其生產標準也拉動了企業整體食品安全的生產規范,用杏花樓食品廠廠長周成偉的話說:“放心饅頭的生產,讓我們整體的生產流程和管理規范都上了一個臺階。”推薦閱讀組圖:致敬春晚30年 回顧歷年春晚小品笑星主心骨 標普調降法國等9國評級 希臘一年期國債收益率超過400% 鐘山:對完成全年外貿任務有信心 蘋果排隊搶購者九成是托(圖)張紹剛與女海歸互掐視頻爆紅(圖)[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卞洪登:房價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記者走訪了上海幾家大型超市得知,杏花樓饅頭的銷售已經趨于平穩,供應也比較充足,在眾多的面點品牌中還是有不少市民認準杏花樓的牌子。
在2011年的6、7、8月,杏花樓的4條饅頭生產線全線開工,日供貨量保持在20萬只,供不應求的局面也得到緩解。上海杏花樓食品廠廠長周成偉介紹說:“目前,饅頭銷售量每天在8萬到10萬個左右,天氣冷大家的選擇更多樣,比如說年糕、面條,天氣熱的時候銷量比較大。”
“我們不希望把饅頭弄成作秀,而是希望做成一個事業。雖然微利,但是這是在做民生,這帶來的品牌價值是無法估量的,目前還要改進的是口感和口味,如何去滿足南北方共同的口感需求。”
“我們的每一個員工都要有生產鏈的意識,也就是說你面向的不是流水線的下一步,而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食品安全問題牽涉各個環節,任何一個部分出現問題和紕漏,都有可能引發食品安全的災難。”周成偉認為這種理念可以真正讓生產的各個環節都納入管理。
據周成偉介紹,嚴格的結果反映在消費者的滿意度上,從前年調查的80%滿意度,到去年接近了90%,目前消費者的投訴也多是在包裝和運輸環節出現的問題,食品源頭保證安全。
來源:東方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