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雪)市民餐桌要安全,農民餐桌同樣也需把關。昨日,省政協委員呼吁,農村食品安全同樣不容忽視,讓價廉假劣食品消失于農民餐桌。
民盟湖北省委調研發現,隨著中心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日漸加大,致使大量過期、假冒偽劣食品轉入鄉鎮農村。由于農村人口收入不高,對假冒偽劣食品辨別能力較差,為價廉假劣食品提供了生存空間。
除包裝食品外,農村的食品加工同樣令人堪憂:城郊結合部、村鎮小型加工廠衛生環境差;食品生產經營投入不足,生產經營的布局不合理,功能區未能做到區分隔離;生產企業加工工藝簡單,技術條件落后。食品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流通環節上,無照經營的流動性攤點多,農貿市場、農村中小學周邊,已經成為出售“三無”食品、假冒偽劣食品、過期變質食品的主要區域。
民盟湖北省委建議構建農村食品農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監測、排查、風險預警機制,加大對重點產品和重點區域的風險監測力度。
同時將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食品、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嚴格農村食品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監管,完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基本監管制度;加強農村食品農產品安全衛生監督建設。
來源:武漢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