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法國示威者在標準普爾公司位于法國巴黎的辦公室外抗議。新華社/路透
國際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13日宣布下調法國等9個歐元區國家的長期信用評級,稱歐元區目前所出臺的政策仍不足以遏制主權債務危機的進一步蔓延。
標普當天發表聲明宣布了對除希臘以外的所有16個歐元區國家的信用評估結果。法國和奧地利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一級,由最高的aaa至aa+;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馬耳他也被下調一級,分別至a+、a和a-;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塞浦路斯被下調兩級,分別至bbb+、a、bb和bb+。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維持其最高3a評級,同樣維持3a評級的還有芬蘭、盧森堡和荷蘭;比利時、愛沙尼亞和愛爾蘭也維持其原有評級不變,分別為aa、aa-和bbb+。
標普認為,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是歐元區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
結果公布后,歐盟和歐元區各國反應不一。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奧利·雷恩13日晚發表聲明,對標普下調評級表示不滿。雷恩強調,標普的行動“并不是意外或技術故障”,而是選在歐盟采取決定性行動全面應對危機的時刻進行的。
法國和西班牙的表態相對客觀冷靜。法國財政部長弗朗索瓦·巴魯安也說,評級下調不是一個好消息,但并不是“災難性的”。
但葡萄牙則對評級遭降表示不滿。葡萄牙財政部13日晚發表公報,認為標普的下調決定“毫無根據”。
本組稿件均據新華社報道:
歐元區遭不信任投票
標準普爾公司13日向歐元區投下一枚“深水炸彈”:降低法國等9個歐元區國家信用評級,這實際上對歐洲求解歐債危機的思路投下了一張不信任票。
在標普看來,歐債危機的根源并不僅僅是寅吃卯糧的財政問題,而是歐元區核心國家和邊緣國家競爭力差距不斷拉大的必然結果。換言之,歐債危機并不僅是因為南歐國家花得太多,而是它們掙得太少;并不僅是因為重債國財政紀律松弛,更是因為它們競爭力下滑。
如果標普的理由成立,那么,歐洲如果將應對危機的重點僅放在緊縮財政、加強財政紀律上,未來的財政報表雖然會好看些,但重債國家的經濟卻很可能進一步惡化,歐洲和歐元區難以從根本上緩解競爭力差距問題,歐債危機則將更加無從治本。
面對艱難險阻,歐洲在加強一體化應對同時,或應更深入全面地權衡綜合危機解決之道,給世界以信心。
來源: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