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吳剛實習生蔡楊繆澤良
2011年11月16日,全市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提出了助推縮差共富“十大行動”。
1、大力開展“做強經濟創造財富行動”。要樹立發展理念,實施“大企業帶動”戰略,以更大力度轉型升級,形成一批在重慶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行業旗艦”。力爭到2015年,全市非公經濟增加值達到1.1萬億元,占gdp比重爭取達70%。
2、大力開展“責任渝商誠信經營行動”。要自覺維護和發揚“重信重義、自強不息”的新渝商精神,努力追求個人財富積累與社會效益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有機統一。
3、大力開展“和諧勞動關系構建行動”。要把員工作為第一資源,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重要保障,提倡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懷,確保員工勞動更加體面、生活更加有尊嚴。
4、大力開展“發展微企促進創業行動”。要以落實中央16號文件和市委5號文件為契機,加大政策協調和配套力度,用好“同心·重慶光彩事業基金”,大力倡導創業之風。
5、大力開展“吸納農民工穩定就業行動”。要發揮非公經濟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每年定期組織舉辦一次民企“農民工招聘周”活動和2次以上農民工專場招聘會。
6、大力開展“助推‘兩翼萬元增收行動”。要組織引導好全市150家龍頭民營企業、港澳臺僑資企業,分期分批進入“兩翼”,積極支持“兩翼”發展林木經濟,建立農產品生產、商品物流配送、龍頭企業產加銷基地和綜合性農業專業合作社各10個,幫助貧困農戶增收。
7、大力開展“縣域經濟提振行動”。發揮好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落實好大統戰系統與萬州、涪陵、黔江等區域中心城市簽訂的助推發展合作協議。深入實施“情系武陵·扶貧開發行動”,加強與非公經濟對接,開展項目投入,發展林下經濟;開展與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對口幫扶,盡快取得成果。
8、開展“服務新農村建設行動”。推進“萬家民企幫創業·助三農”光彩行動,在5年內累計建設200個光彩推進村,實現240多名民營企業家擔任村經濟顧問,投入資金4億多元,實施產業和基礎設施等項目140多個,按照巴渝新居風貌幫助改造危舊房5萬套。
來源:重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