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草海污染狀況總體上已接近外海,部分指標甚至優于外海水質的情況說明,水葫蘆治污效果已初步顯現。草海主要富營養化指標出現明顯下降拐點,草海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越冬水葫蘆不會形成水體二次污染
對于有市民擔心,實施預留的水葫蘆種苗是否會因發生死亡沉入水底,最終對水體造成二次污染這一質疑。韓亞平認為,對屬于多年生宿根漂浮植物的水葫蘆,在昆明的氣候條件下可自然越冬,水葫蘆的整個植株不會沉入水體。期間,進入水體的部分水葫蘆根系殘體以及部分枯黃葉子,不會對水體形成二次污染。
據介紹,水葫蘆屬雨久花科鳳眼蓮屬的多年生宿根漂浮植物,因其在根與葉之間有一類似葫蘆狀的膨大泡囊,故俗稱水葫蘆。水葫蘆喜歡在向陽、平靜和肥沃的水面生長,在日照時間長、溫度高的夏、秋季節生長速度較快,受冰凍后莖葉枯黃。
當氣溫低于15℃的時候,水葫蘆進入自然休眠狀態,只有在氣溫低于5℃的時候,水葫蘆才會因發生凍害導致死亡。由于昆明地區冬季的最低水溫一般不低于10℃,因此水葫蘆在昆明的氣候條件下可自然越冬。由于水葫蘆屬多年生宿根漂浮植物,盡管目前滇池水體中的水葫蘆葉子已發生枯黃,但仍然有新植株在老根莖上發芽,以無性繁殖方式進行生長。因此在有生長空間的前提下,短期內水葫蘆不會因腐爛而造成二次污染。
葛銳介紹,去年12月初,有關湖泊治理的省內外專家聚集昆明,為滇池水葫蘆治理污染試驗性工程“把脈”。專家們一行乘船進入滇池草海,了解草海水葫蘆種養情況,觀察從草海各個取水點取上來的水樣,到水葫蘆明波處置加工場觀看水葫蘆采收過程,并詳細了解水葫蘆的采收、處置、利用等情況。最終一致對2011年滇池水葫蘆治理污染試驗性工程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對于2012年如何繼續良好開展滇池水葫蘆治理污染試驗性工程,葛銳表示,相關部門將在總結去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出更為切合實際的2012年滇池控制性種養水葫蘆方案。待方案上報并得到批準后,將于今年3月份開展相關工作。
記者張錦報道
來源:昆明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