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碭山縣采取有力措施,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使“農業產業化列車”逐漸駛入“快車道”,水果、瓜菜、畜禽、糧食四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展,農民收入顯著增加。
該縣大力培育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發展迅猛。宿州科技食品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國字號”龍頭企業零的突破。全縣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已達52家,其中省級17家、市級35家。
該縣大力指導、扶持和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使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走上規范化軌道。全縣現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463家,占全市的66%以上,其中省級合作社10家,市級示范合作社18家,信息化合作社45家,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20家;30多家果蔬專業合作組織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超市對接,年銷售量達19.6萬噸。
該縣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無公害生產基地和產品認證取得新突破。強化宣傳,提高群眾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實行農委牽頭,工商、質監、公安等相關部門配合的聯合執法工作制;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全縣共抽檢水果樣品1635個,合格率為99.9%。全縣通過無公害水果整體認證,600畝水果生產基地通過有機轉換認證,1萬畝黃桃生產基地通過gap認證,5萬畝碭山酥梨、20萬畝小麥獲得綠色食品基地認證;28家企業的42個產品通過無公害認證。
該縣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區,唱好農業“品牌戲”,農業品牌和市場建設穩步推進。以良梨鎮、園藝場為核心建設5萬畝現代水果示范園,園區內商品果率達到90%以上,優質果率達到70%以上,果品100%達到無公害產品標準。2011年,在中國果業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碭山酥梨”品牌價值31.31億元,居第10位;全縣注冊農產品商標93個,新增36個;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52個,其中果蔬專業批發市場16個,年交易量近100萬噸。
該縣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有力促進水果、瓜菜、畜禽、糧食四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展,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2011年,全縣糧食總產32.42萬噸,比上一年增長2.14萬噸;水果產量效益創歷史新高,全縣水果收入超50億元,加工產值達16.9億元;瓜菜總產值約12億元,兩個部級標準果園及一個部級標準菜園通過省級驗收;畜牧業快速發展,各類規模化養殖場(小區)達到2800余家,畜牧業產值22.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9.5%。在四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展的有力帶動下,該縣農民二、三產業收入增加,農民人均收入達6000余元,年增長22%。(拂曉新聞網李艷龍)
來源:中安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