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到現在,55歲的開封市汪屯鄉丁莊村菜農吳振華過的是“兩點一線”的生活:菜地―蔬菜批發市場。每天不到6點,他就出門了,戴一頂灰色毛線帽,穿一件破舊棉大衣,開著機動三輪車從家里出發,迎著寒風拉著近500公斤的胡蘿卜,趕到距家5公里外的一個蔬菜批發市場。
雖說今年的胡蘿卜賣不上價錢,雖說每天拉一車胡蘿卜發愁能不能賣完,但他還是樂此不疲,信心滿滿。為什么?1月8日,老吳在蔬菜批發市場告訴記者他的生意經:種麥像養兒種菜像養妞。
真是這樣么?吳振華娓娓道來――
“我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妞,按人頭分地,我家分了十幾畝。我就是這十幾畝地的‘設計師。多年來我都是種小麥、玉米,一年下來能養活一家老小的溫飽。自從前些年汪屯工業園區建到俺村子邊兒上后,俺這兒就開始有人種菊花,有人搞養殖,不少人開始種蔬菜,我也跟著大伙兒一塊兒種了菜。不種菜不知道,一種菜才發現,菜比小麥難伺候,但利潤比糧食大得多。總的感覺種麥跟養個兒、種菜跟養個妞一樣。
就拿種胡蘿卜來說吧。五六年了,每年的價格都差不多,到年底基本上都能賣個不錯的價錢。比如2009年、2010年都不錯,一公斤胡蘿卜差不多能賣一塊錢。2011年不行了,一斤還賣不到一毛錢。其實,種菜就跟做生意差不多,就是有賺有賠,哪有光賺不賠的買賣?種了幾年菜,我總體上還是賺了。菜有貴有賤的時候,我這十幾畝地,除了胡蘿卜,還種小青菜、西紅柿什么的,這個賠了那個還能賺回來,多種經營才能抵御風險。
價錢好了,種一季菜能比種一季小麥賺得都多。比如光2010年一冬,我就掙了4000多元。2010年小青菜、生菜都能賣到一塊錢一斤。我們這兒的菜不到一個月一茬兒,我那個時候天天鋪地膜,只要每天澆點兒水就行了。看著菜一天一個樣,雖然忙得很,可心里很踏實。”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