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源
最近,昆明城里突然多了一些運蔬菜的小貨車,這些車子拉著蔬菜運到各小區附近。蔬菜品種一應俱全,價格也便宜,方便居民買菜。據報載,截至去年11月底,昆明市社區蔬菜大篷車服務點增至56個。
然而,蔬菜大篷車在方便居民買菜的同時,其占道經營的情況也不能忽視。通過觀察不難發現,這些蔬菜大篷車大多停放在道路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給本來就擁堵的街道添“堵”。而最近有不少市民反映,部分蔬菜大篷車的大多數菜和農貿市場的菜價一樣,個別品種還比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的貴。市商務局負責人接受采訪時指出,市場上存在不少非法的蔬菜大篷車。要求各區進行排查,取締非法蔬菜大篷車、生鮮超市,同時要把蔬菜大篷車定地點、定車牌、定證件,防止一些人濫竽充數,最終保證昆明蔬菜市場的穩定。可見,實行蔬菜大篷車的辦法,少量居民的買菜難題有所解決了,而更多居民買菜難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不可能是根治居民買菜難之道。
那么,要如何解決占道經營,又方便居民住戶買菜呢?辦法只有一個,合理規劃和建設農貿市場。日前召開的昆明市政府常務會議提出,今年要新建標準化菜市場36個、新建生鮮超市51個、改造傳統農貿市場14個。其中,新建生鮮超市包括4個大型綜合超市和47個生鮮超市。新建標準化菜市場,將按照每2萬人左右設置一個、每500米為服務半徑或獨立式社區設置一個不低于100平方米生鮮超市。從這一決定可以看出,現行的蔬菜大篷車舉措,只應該是個權宜之計。隨著標準化菜市場和生鮮超市的建立,蔬菜大篷車這種方式應該退出。
從外地的做法看,在規劃建蓋住宅小區時,將一樓預留為老百姓的“菜籃子工程”用房,租金要低廉,菜價才會被老百姓所接受,這樣菜販租得起門面,老百姓才能得實惠。因此,可以在新建住宅小區預留菜市場位置;在老舊住宅小區,要由政府部門強收一部分門面房,低租金用做菜市場用。這樣做了,蔬菜大篷車就可以退出了,也不會再有假冒蔬菜大篷車了。
來源:昆明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