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熱議
小組會散會后,昌平團的幾位基層代表在樓道里繼續各抒己見。本報記者李繼輝攝
本報記者劉昊王東亮劉冕
昨天,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新聞發布會。市發改委委員、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本市醫改已進入“深水區”,攻堅的重點是公立醫院改革,力爭使八成患者醫療費有所降低。
徹底結束以藥養醫
市發改委委員、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現在醫療機構收入比例中,藥品收入大概占一半。今年,本市將有部分公立醫院試點醫藥分開,從利益上切斷藥品收入與醫院收入的關系,從機制上解決醫院多開藥、多賣藥的利益沖動,醫院收入將主要依靠醫療服務。
今年,本市還將啟動藥品及醫療器械采購改革,把“攻關費”和“水分”擠出來,讓藥價回歸合理價格。
“以藥養醫”將徹底結束。醫院將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市民的醫藥費會明顯下降。經反復測算,“醫藥分開、診療規范”等政策實施后,雖然診療費會增加,但80%以上基本醫療患者負擔會下降。只有少數的專家診療費會與現狀持平或略有增加。公立醫院改革十分復雜,目前方案已經易稿50多次,今年將選擇數家醫院試點“醫藥分開”。
市衛生局發言人雷海潮:通過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推行優質服務,預計全年為老百姓節省的醫療費用將在13億元左右。
【數讀】
20%醫改啟動3年,市民醫療費用減負比例超過20%
70%和50億目前本市醫藥費整體報銷比例擴大到70%,直接減負50億元
36億招標控藥價,每年擠出藥價水分36億元
230億2010年和2011年,社保卡實報實銷,減少患者墊付醫療費用合計230億元
540億醫改3年,北京投入540億元
二級醫院推預約掛號
市衛生局發言人雷海潮:去年底,全市66家三級醫院全納入統一預約掛號體系,預約掛號比例明顯提升。今年重點在二級醫院推行預約掛號。同時,大力推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二三級醫療機構轉診服務,建立正常的醫療服務秩序。
本市推廣的預約掛號最長預約時間可達3個月,為慢性病患者和身在外地的患者預留了充足的就診時間,緩解了由醫療資源短缺造成的擁擠狀況。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