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到來后,養殖戶飼養的貉、狐、貂等毛皮動物進入了冬管期。相對于全年整個養殖階段,這一時期是比較清閑的,技術要求也較簡單,但有一項工作,養殖戶必須牢記并不可延誤時機,那就是注射冬季疫苗。
從事貉、狐、貂等毛皮動物養殖,除正確地掌握投喂技巧和疾病防治知識外,定期注射疫苗是必需的,也是能否取得養殖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萬不可圖一時省事兒和節約一點投入而省略這一重要的技術保障環節。一般情況下,按照當前特種動物滅活疫苗生產標準,其免疫效力為半年左右,而貉、狐、貂等毛皮動物的仔獸養殖起始時間在每年的六七月間,也就是說,第一次開始注射疫苗(預防急性腸炎和犬瘟熱)的時間就是在六七月間,最晚不能超過七月中旬。依此推算,冬季的疫苗注射應該在1月15日左右進行,這樣,就可保持藥物效能的連續性。
冬季注射疫苗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這樣既符合操作要領,還能使藥物吸收完全徹底。二是兩種疫苗同時注射,以免漏打或重復注射。三是無論母種獸還是公種獸都要全部免疫,即便公種獸交配完畢準備收獲皮張,也萬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上次注射疫苗的時效已過,省略此道程序,隨時有可能染病,而公種獸完成交配任務至少要等到3月底。
特別提醒的是,在注射冬季疫苗前,還必須投喂或注射驅(治)蟲藥物,時間應在注射疫苗的10天前,這樣可防止藥物相互作用,引起不適或誘發其他疾患。同時,疫苗注射完畢后,養殖戶還應適量加大種獸的食量,以保證順利發情。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