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蘋果正在成為一個“帝國”。作為一家it公司,其1月25日剛剛公布的財報顯示,近千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已經超過了其所在國政府的現金儲備。更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已經打造出一個縝密、神秘的全球產業鏈,這個產業鏈綁定了全球制造業最頂尖的企業,而這些企業正24小時為這座帝國大廈添磚加瓦。1月15日,蘋果公布了全球156家主要供應商的名單,其中包含很多中國企業。由于成為了蘋果的“打工者”,很多公司的股價紛紛上漲。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經成為蘋果產業鏈中最大也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同時,也是最沒有話語權的一個群體,因為這個龐大的制造基地的利潤率只有不到2%。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蘋果是中國的產業,但不是中國的產品。
環保壓力逼出蘋果產業鏈中國代工有苦難言
每部蘋果手機成品都是綠色無污染的,但生產過程中,手機某些部件卻可能對生產地區的環境產生巨大污染
中國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瘋狂令蘋果ceo庫克也感到驚訝。然而,中國大地上,瘋狂追捧的另一面,是中國廉價勞動力揮灑其間的血汗。一部光鮮亮麗的蘋果產品,其背后卻是蘋果公司對中國代工廠利潤的苛刻壓榨。蘋果帶來的種種反差,無一不令人深思。
蘋果從中國拿走了什么:
中國成蘋果增長最快的市場
中國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熱捧在iphone4s開售之時再一次令人瞠目,三里屯蘋果店再次因搶購被砸。蘋果ceo庫克在上周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世界最大手機市場對iphone的需求之大令人驚奇。
無疑,中國市場對蘋果的重要性日漸增加,去年秋季蘋果表示中國已成為其增長最快速的市場,年度銷售約130億美元。2011年蘋果iphone、ipad和mac的需求飆升,每日約4萬人造訪北京和上海的蘋果商店。
作為蘋果的第二大市場,去年第四財季中國為蘋果公司貢獻了45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270%,在蘋果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16%。相比而言,中國在蘋果2009財年收入中的占比僅為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