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剛過,審計署便敲響了防范經濟運行風險的一記警鐘。據新華社報道,審計署近日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在今年的各項審計中密切關注財政風險、金融風險等六大風險。專家表示,盡管今年財政收入增速可能下滑,同時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有再擴大的潛在壓力,但是鑒于監管部門對風險的高度防范和地方債務自身的特點,經濟運行中的風險將得到有效緩解和消化。
財政
地方債務規模有攀升壓力
上述報道說,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具備不少有利條件,但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也在增加,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其中,財政領域的風險便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專家認為,雖然2011年我國財政收入呈較快增長,但2012年財政收支形勢不容樂觀,地方隱性債務規模依舊有攀升的潛在壓力。
財政部1月發布數據顯示,2011年1至12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03740億元,比上年增加20639億元,增長24.8%。從全年經濟財政走勢看,經濟增長逐步放緩,企業利潤下滑,物價高位回落,特別是四季度后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收較多,汽車和房地產成交量下降相關稅收減少,全國財政收入增長前高后低。分季度看,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長33.1%,二季度增長29.6%,三季度增長25.9%,四季度受經濟增長放緩、個人所得稅改革、物價高位回落以及汽車和房地產成交量下降等因素影響,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0%(其中中央財政收入扣除當季企業所得稅退稅增加因素后增長7%左右)。
著名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此前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今年財政收入情況可能會更嚴峻。受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財政收入的增速必然也會有所下降。省級以下政府隱性債務可能會增加,特別是基層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規模有擴大的潛在壓力。“雖然從國際對比來看,我國的債務負擔率還在安全邊界內,但是也不能太樂觀了。而且從美國到歐洲,這輪危機深化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公共財政負擔過重,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警示。”華生說。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