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月17日報道:(通訊員王俊超記者孫芳芳)又到了酒類消費的旺季,煙酒店里、超市里花樣繁多的酒類讓人眼花繚亂,怎么才能讓假酒劣酒和形形色色的問題酒現形呢?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自去年7月起,煙臺市正式實施了《酒類流通隨附單》管理辦法。酒類批發經營者在煙臺銷售酒類商品時,要詳細填寫“酒類流通隨附單”,單隨貨走,保證酒類商品自出廠到銷售終端全過程流通信息具有可追溯性。而通過這一隨附單,消費者可以對酒類的來源進行追溯,從而杜絕買到假酒劣酒和形形色色的問題酒。
酒類隨附單在預防消費者買到假酒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消費者從哪能夠得到這個隨附單呢?
17日上午10點多,在萊山區一家大型超市的酒類專柜中,記者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要求銷售商提供某品牌葡萄酒的酒類隨附單號。拿到單號后,在市商務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記者撥打了12312對酒類的流通環節進行了查詢。通過查詢,記者了解到,這瓶酒的生產商、中間流通環節的經銷商等詳細信息,從而確定了這瓶酒的來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煙臺市正在試點一套酒類流通電子追溯體系。通過這套體系,只要在設備上一刷,就能看到這瓶酒從原料到生產、流通各環節的詳細信息。市商務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稱,此次酒類流通電子追溯體系建設的試點企業全國共有3家,分別是張裕公司、茅臺公司和五糧液公司。
據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與運行科科長王春杰介紹,追溯系統是利用rfid技術對酒類單一產品進行唯一標識,從生產到流通的每個環節都對產品編碼進行自動記錄,持續跟蹤產品流向、追溯產品源頭。“這樣每瓶酒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不但可以杜絕造假,而且可以記錄每瓶酒從原料到生產、流通各環節的詳細信息,用于進行識別查詢。”
隨著電子芯片以及激光條碼成本的降低,全國的酒類企業將逐步加入到這一聯網體系中,消費者購買酒后,只需在上面對著條碼刷一下,就能知道這瓶酒的來龍去脈。
孫芳芳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