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從2012年起到2020年,對于被列入國家級“育繁一體化”種子企業和省級重點企業,省財政每年將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扶持。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省種子工作會議暨福建省第二屆地產優質米、第五屆優質稻品種評選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為全面提升農作物品種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市場監管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到2020年,我省將力爭培育3個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集團、10個升級重點種子企業。此外,還將組織開展2012年執法年活動,為種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退出37個老品種
確保種子安全至關重要。2011年,我省公布第三批停止推廣品種目錄名單,停止推廣泉農3號等37個不適應生產或退化、存在重大缺陷的水稻、甘薯、大豆和玉米品種。同時,審定通過了水稻、甘薯、馬鈴薯、玉米、大豆、油菜、茶樹7類主要農作物38個品種,認定通過了果樹、花生8類非主要農作物50個新品種,為品種的更新換代提供了后備品種來源。
高檔米實現本地供應
會議指出,2011年全省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推廣任務全面完成,全省共推廣甬優9好、天優華占、上品玉米等優質稻、專用“旱作”、高校蔬菜新品種20個,建立省級核心示范片3.35萬畝,輻射帶動各級選用各類農作物360個。推廣農作物新品種838.3萬畝,主要糧油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59%。
產業開發水平進一步提升。種業公司供種,農業主管部門建立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指導,米業公司訂單生產的優質米產業開發新模式取得成功。我省優質稻品質檔次提升明顯,特別是甬優9號等高檔優質稻品種推廣面的快速擴大,初步扭轉了我省高檔優質米基本從外省調入的局面。
深入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
會議透露,2011年,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3920人次,對種子市場進行拉網式檢查,共發現無證經營、銷售假劣種子等各類違法行為152起。2012年,全省將深入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確保種業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重點做以下工作: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