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雖居官位末階,但仍大權在握,誰要把他們逼急了,也會有“驚天動地”之舉發生。1月15日,河北省承德縣一名村主任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火燒鄉政府,并用殺豬刀將鄉長和黨委書記刺傷。
都是白條惹的禍。據當地公安部門透露,1月15日上午,承德縣劉杖子鄉北臺村村主任高井合到鄉農經站核銷村里賬目,在確認票據過程中,有一張購水泥款為白條,被告知不應報銷。幾番被質疑之后,這位村主任“怒從胸中起,恨從膽邊生”,操起早先屠宰用的殺豬刀嫻熟地刺向了鄉長和黨委書記。
誰說村長不是干部?誰說村長不是“真豆包”?我猜:這個村主任一定是被村民捧著抬著習慣了,哪里受得了這股鳥氣!表面上看村官的正式權力可能很不起眼,但他們卻直接面對和管理著占全國總人口約9億多的農民,手中實實在在掌握著與每個農民有利益瓜葛的隱形權力。
如果沒有權力,也不會有吸毒女秀寶馬,被抓后大喊“我爸是村長”。再比如,涉嫌受賄近千萬元人民幣、被稱為“安徽村官第一貪”的原合肥市廬陽區一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懷寅,想當年是何等的“威風”。平時不顯山露水的村官竟然有如此大的破壞力,此案震驚社會各界,從而引發了對村官隱權力的關注。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壯大,在一定程度上,也給“村官”產生腐敗提供了溫床。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一些村干部憑借職務便利大肆斂財,涉案金額逐漸增大。據權威部門統計,曾經一度在查處的基層違紀違法案件中,村官占據了案件數量的70%以上。有調查顯示,在經濟發達地方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村官腐敗多集中在土地補償款、企業改制等方面,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腐敗則多發生在截留國家下撥款物、私分集體資產上。
什么樣的問題不能解決,要鬧到殺人放火的地步?如此偏執的性格,又怎么能處理好干群關系,又怎么能夠耐心地為人民服務?這樣素質的人怎么就混進了村官隊伍?看來還是體制的缺失。目前,我國大部分村一級的管理體制仍然是“家族治村”和“終身制”。這就形成了,老子干完兒子干,兒子干完孫子干。導致大部分年輕干部不能脫穎而出,導致“家族治村”甚至“惡人治村”的惡性循環。
來源:華聲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