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假期結束,請客吃飯的人少了,照理說,這蔬菜價格應該走出“春節行情”了吧。但是經常逛菜市場的“馬大嫂”們會發現,這兩天禾城的蔬菜價格跟春節期間差不多,沒有明顯下降的跡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菜價在春節后依然堅挺呢?記者采訪了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以及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近幾日蔬菜供貨量減少,導致禾城蔬菜價格遲遲下不來。
兩節期間菜價漲了不少
元旦和春節兩節期間,我市各大農貿市場的蔬菜價格均在高位運行,部分蔬菜價格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大年初一,春筍的零售價一度達到每500克38元的高位,讓不少市民直呼 “看不懂、吃不起”。市物價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大年初三,我市黃瓜的零售價為每500克6.5元,豆角為每500克7元,青椒、小尖椒為每500克 6.8元,創下了近幾個月的新高。
雖然春節期間蔬菜價格屢創新高,但是市民早有心理準備,不少市民期待這菜價能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而有所回落。但是,這幾日的菜價讓不少人“失望”了。價格監測顯示,近幾日,我市農貿市場的蔬菜零售價并未有明顯下降的跡象。1月31日,豆角、青椒、小尖椒的零售價均為每500克7元,黃瓜為每 500克6元。1月25日(年初三),納入監測范圍的15種蔬菜簡單平均價為每500克3.9元,1月27日(年初五)為3.97元,1月31日(年初九)為3.93元。
供貨量減少是主因
春節期間,請客吃飯的人多了,對蔬菜的需求量有所上升,特別是黃瓜、豆角等精細蔬菜的需求量直線上升,導致菜價在高位運行,很多人能夠理解。但是春節已過,為何菜價還是“高高在上”呢?記者從市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到,春節后,蔬菜批發進場交易量一直在低位運行,供貨量減少,直接導致菜價“下不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