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三農政策與成績
●取消農業稅2006年取消農業稅全國農民每年減負1335億元
●實行農業生產補貼2011年中央財政用于補貼支出達1406億元
●推農產品市場化改革2004年國家全部放開糧食購銷,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使所有農產品流通納入了市場化運行軌道
●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2003年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將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落實到農戶,2008年改革推向全國
●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2011年中央水利投資首次破千億元
●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短短幾年,基本建立起覆蓋數億農民的農村社會保障三項制度
●清除不合理政策和限制2006年出臺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文件,對做好農民工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站在糧食產量“八連增”的高點,如何確保今年糧食生產穩定增產,這一難題將靠農業科技來破解。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坦言,連續八年增產確實不易,而農業受市場和自然條件兩個方面的影響,要保持穩定發展更不容易。
2月1日,新華社全文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這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第九個以農業農村工作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今年的主題被確定為“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罕見“八連增”
權威數據顯示,2011年糧食產量為11424億斤,增產494億斤,躍上了1.1萬億斤的新臺階,實現了歷史罕見的“八連增”,也創造了連續5年過萬億斤的新紀錄。其中稻谷、小麥、玉米均增產,三大谷物總量首次超過1萬億斤。
2011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支出已超1萬億元,加上地方各級財政的支持,總量在2.5萬億元以上。隨著國家財力的不斷增強,中央和地方財政對農業的支出每年都在增加,陳錫文認為,今年這一支出也會提高。
農技推廣成重中之重
來源:中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