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2月3日報道:(記者王圣志、徐海濤)日前,江蘇鎮江一企業非法制售14000噸“農藥廢渣鹽”并部分流入食鹽市場一案,引起社會各界密切關注。據最早發現“農藥廢渣鹽”并偵破此案的安徽阜陽警方透露,截至目前,該案專案組輾轉湖北、江蘇等地,已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出涉案“農藥廢渣鹽”14000噸。
據悉,初步查明“私鹽”流入安徽、河南、江蘇、湖北、黑龍江等省市場,目前已扣押“私鹽”200余噸。
一車“元明粉”牽出“農藥廢渣”制鹽公司
2010年底,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公安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轄區內某段公路邊卸私鹽。民警到達現場后發現有一輛江西牌照的大貨車正在卸貨,貨物用白色編織袋包裝,其上標有“元明粉”字樣。
經鹽務部門現場檢驗,查扣的18噸“元明粉”實為不明工業鹽。阜陽市公安局潁泉分局當即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走訪,發現該工業鹽來自江蘇鎮江,此前已有部分銷售給轄區內某鎮打燒餅、炸馓子等食品加工人員。
為盡快查獲源頭,專案組趕赴江蘇鎮江等地調查、取證,發現“元明粉”的生產廠家為鎮江海天鹽化科技公司。而該公司并無鹽品生產資質,其生產原料竟為當地另一家企業——江南化工廠生產農藥“草甘膦”留下的殘渣。
江南化工廠是上市公司“新安股份”的子公司,主要生產農藥除草劑“草甘膦”,生產廢渣難以處理。江南化工廠與“海天鹽化”簽訂協議,由“海天鹽化”收購其廢渣,生產工業鹽。
經檢驗,“海天鹽化”制售的工業鹽中農藥“草甘膦”含量達每公斤55毫克,如果作為食用鹽,明顯高于歐美、日本農產品貿易每公斤20毫克的安全標準。
在掌握了確鑿證據后,專案組一舉抓獲了“海天鹽化”股東劉偉、陶先楚、戴鳳山等人,進一步查明該公司累計非法制售“農藥廢渣鹽”14000噸,銷往12個省區市,其中部分工業鹽流入安徽、河南、江蘇、湖北、黑龍江等地食鹽市場。其中陶先楚銷往黑龍江某公司約6000噸,劉偉銷往各地2000噸。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