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農業保險理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規范農業保險經營行為、提高農業保險理賠服務質量、保障投保農戶合法權益。《通知》要求各財產保險公司要按照“主動、迅速、科學、合理”的原則,切實加強農業保險理賠管理工作,做到“定損到戶”、“理賠到戶”和“理賠結果公開”,確保賠案處理規范,賠款及時、足額支付給被保險人。
《通知》指出,要嚴格報案查勘管理,提高基礎數據質量。保險公司要切實完善接報案管理工作,保證報案渠道暢通、報案流程規范和報案信息的準確錄入。加強農業保險的現場查勘工作,確保查勘及時、科學高效,服務規范到位;結合農業保險特性,建立科學的二次或多次定損制度。
《通知》強調,要提高定損規范程度,確保結果客觀公正。保險公司要通過清點數量、實地丈量、查閱賬目等方式,借助科學手段,準確核定保險標的的損失數量;要科學核定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發生保險事故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被保險人認可的抽樣方式定損;要強化定損資料的管理,如實記錄清點損失數量、核定損失程度的方式方法、過程和結論,并保存相關的原始工作底稿;要建立定損工作分級復核機制,對分級復核設定合理的比例,確保復核的效果。
《通知》要求,要規范賠款業務管理,確保及時足額到戶。保險公司要根據合同約定準確進行賠款理算,嚴禁不按合同約定隨意確定賠款金額;實施集體投保理賠結果公示制度,及時根據公示反饋情況形成理賠分戶清單,由被保險人簽字確認;確保及時支付賠款,應在與被保險人達成賠償協議后10日內支付賠款;實現農業保險賠款“零現金轉賬直賠到戶”,通過被保險人銀行賬戶(卡)或者“一卡通”財政補貼專戶支付賠款,確保保險賠款足額發放到被保險人手中;建立預付賠款制度,對于損失金額高、社會影響大、保險責任已經明確,但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確定最終賠款金額的案件,保險公司可在保險金額范圍內,按照能夠確定的損失和及時恢復生產的需要,預付部分賠款。
來源:中國保監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