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3日報道:中國生態旅游簡訊
山東將遏制天然濕地下降趨勢
山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2日在濟南表示,力爭到“十二五”末,使天然濕地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自然濕地有效保護面積達到70%,初步緩解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的趨勢。山東將有重點、分步驟實施一批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對退化或遭破壞的濕地,因地制宜地采取自然修復和各種生態技術工程修復措施。
黑龍江受旱面積比常年多1500萬畝
受去秋以來降水減少影響,今年黑龍江省播種前旱田受旱面積達到6064萬畝,比常年多1500萬畝。其中,齊齊哈爾市受旱面積2042萬畝、綏化市745萬畝、大慶市497萬畝,部分市縣缺墑嚴重。2011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總產達到1114.1億斤,是全國第一產糧大省。
廣西接待入境游客首破300萬人次
2011年廣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02.79萬人次,同比增長21.0%,首次突破300萬人次。其中,來自東盟國家的旅游者達84.94萬人次,同比增長31.65%,占全部外國旅游者人數的49.53%。去年廣西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05187.50萬美元,同比增長30.32%。
洞庭湖區環保志愿者愛心接力救護黑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有“空中大熊貓”之譽。2日,湖南岳陽市120多名環保志愿者齊聚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丁字堤管理站,放飛一批包括黑鸛在內的得到救護的國家級保護動物。1月18日下午,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巡邏隊員在洞庭湖守護江豚時,意外救起一只受傷的黑鸛,后由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專人救護。
江蘇游客走遍五大洲香港仍列首選
江蘇省旅游局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江蘇的旅行社組織省內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62.94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26.2%,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11年江蘇游客喜愛的前5個境外旅游目的地依次是:香港、澳門、臺灣、泰國、韓國,原因主要還是旅游花費相對較少,出游時間較短和性價比適中。
河北傳承二百多年“攆花”表演長盛不衰
元宵節前,河北省臨漳農民自發走向街頭以各式各樣的文藝演出歡慶佳節。在眾多的節目演出中,傳承了200多年的“攆花”表演尤受歡迎。臨漳縣“攆花”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每逢春節、廟會,攆花舞隊一般為一男一女組成一出戲,扮成近似戲曲中的人物,并以戲曲劇目里的角色命名。攆花習俗從產生至今從未間斷。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