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海、渤海冰情成為媒體報道的重點,這是否會對海鮮價格造成影響呢?昨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最近海鮮供應量有所減少,但春節后是海鮮銷售淡季,各類產品價格沒有出現上漲,螃蟹、大蝦及魚類的售價與節前基本持平。
市場:多數商家還沒出攤
作為天津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王頂堤水產批發市場節后十分冷清,昨日上午只有兩三個攤位正常營業,擺放的海鮮種類也較年前少了許多,數量明顯減少。 “現在鮮活產品只有海鯰魚和鰱魚,其他大部分是冷凍產品。”一名商戶對記者稱,節后是海鮮銷售淡季,市區的小飯館在春節前就把貨備足了。“市民家中儲備的海鮮尚未消耗完,我們目前的主要業務是一些大酒店和大飯店。”
“水產品批發商有正月十五之前不出攤的傳統,所以現在市場較為冷清,當然這也跟渤海結冰,海鮮供應量減少有關。”王頂堤水產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陳主任表示,現在的海鮮價格變化并不大,螃蟹100元/斤,黃花魚40元/斤,與春節前差不多。
供給:春節時段依靠外援
受海域結冰影響,春節期間天津市海鮮供應主要靠“外援”。“海蟹多來自廣東及舟山群島一帶,蝦類除上述兩產地外,還有從南海來的。”據陳主任介紹,王頂堤水產品批發市場集中了天津地區80%以上的鮮活水產品,并且輻射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等多個省市,一直是北方地區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平時市場內的水產品每天成交六七百噸很正常。“春節前最高峰時,每天市場的成交量能達近千噸,海蟹、對蝦、魚類賣得都很好。”
與王頂堤水產市場不同,金鐘批發市場主要銷售冷凍海鮮,但在春節前也已銷售一空,現在基本沒有存貨了。據金鐘批發市場負責人周經理介紹,該市場的水產品以魚、蝦、貝類為主,其中海蝦和魚銷量最大。“臘月十五以后,冰凍海鮮銷售迎來最高峰,占全年市場總成交量的近30%,每天的成交量能達到600多噸。”
業內:津產海鮮還得等等
據了解,天津市漁民只有等待渤海冰封期結束后,才能重新出海打魚。北塘漁業協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約80艘漁船停靠在港里,依照現在的氣候條件,漁船至少要出了正月后才可能出海。由此估算,天津本地海鮮上市,起碼也要等到三四月份。(含彤)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